建立完善“四项机制” 激发基地柔性引才活力

发布时间: 2021-04-21    来源:

 近年来,济南市人社局精准把握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新形势、新要求,应势而谋,顺势而为,在全省较早开展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建设工作,充分发挥基地对人才智力的承载辐射作用,着力打通专家服务基层的难点、痛点和堵点,累计设立省级专家服务基地4家、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7家、市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23家,产业特色鲜明、发展活力强劲,引才聚才的 “鲶鱼效应”逐渐彰显。

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。为加强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制度建设,2019年,与济南市委组织部、市农业农村局、市财政局建立了横向协作的联合机制,出台《济南市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建设管理办法》,对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的申报认定、管理服务、组织保障等内容做了明确规定,计划在三年内分批设立至少30家基地,并对新设基地单位给予一次性20万元资金资助,相关资金从人才专项资金中列支,主要用于基地组织开展活动、专家生活保障等费用,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专家服务基层资金支持体系。

建立专家资源联合开发机制。积极争取人社部、山东省人社厅支持,以市管专家为主体,着力打造国家、省、市三级专家团队,聘请100余位“特聘专家”为市级基地服务。与省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、中科院人才开发中心就专家资源共享保持长期合作关系,与省农科院、省植保站、市农业局等部门积极对接,并通过开展专项专家服务、举办高级研修班等活动不断扩展专家队伍,为全市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活动开展提供了智力保障。

建立服务事项快速联办机制。建立服务专员制度,指定专人同专家和基地进行对接,认真梳理汇总基地面临的困难,建立基地需求档案,并按照专家的专业领域和个人意愿实现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。对于技术需求单一的专业项目,按照专家的研究方向进行“一对一”匹配,对于技术需求难度大、涉及专业领域广的项目,组织多个专家参与,实现“多对一”帮扶。认真做好事后跟踪服务,在项目合作结束后,及时与专家、基层单位进行沟通,了解问题解决情况,总结基地建设典型经验,宣传推广专家服务基层的典型事迹和突出贡献,推动专家服务基地健康发展。

建立专家服务基层考核激励机制。基地设立后,在对每个基地的管理服务上,做到“三个不少于”,即:全年摸底不少于一次;全年考核不少于两次;全年对接服务不少于三次。对专家服务情况持续跟踪问效,追踪报道,规定高端专家服务基层的责任义务,增强有志服务基层的公益愿望。对市属专家建立考核机制,对央属省属及其他各地市专家采取有偿服务激励措施,并颁发特聘专家证书,签定双方合作协议。紧紧围绕蔬菜、食用菌、精品水果、生态养殖等主导产业组团建库,设立专家联盟,充分发挥济南都市圈优势,建立内部城市联动机制,做到专家随时找得到,即时派得出。

分享到: